自評項目
|
自 評 內 容
|
自 評 記 錄
|
自評
得分
|
存在的
主要問題
|
改進措施
|
藝術課程
(30分)
|
按照國家要求開齊開足上好音樂、美術等藝術課程。利用當地教育資源,開發具有民族、地域特色的藝術課程,推進教學改革,提高教學質量。
|
1-6年級 7-9年級
音樂 2 課時/周; 音樂 1 課時/周;
美術 2 課時/周; 美術 1 課時/周;
綜合藝術: 0 課時/周;
地方/學校藝術課程: 3 課時/周,列出課程名稱 糏塑 、籃球
|
28
|
學校暫無綜合類藝術課程
|
整合音樂與美術、體育課程,開設“快樂星期三”活動類課程。
|
藝術活動
(20分)
|
面向全體學生組織開展藝術活動,因地制宜建立學生藝術社團或興趣小組,保證每周有固定的藝術活動時間,每年組織合唱節、美術展覽和藝術節等活動。充分利用學校校歌、廣播、電視、網絡以及校園、教室、走廊、宣傳欄、活動場所等,營造格調高雅、富有美感、充滿朝氣的校園文化藝術環境。
|
學校開展藝術節等活動場次: 1 場/年;
每周開展藝術活動頻次: 12 次/周;
校級學生藝術社團/興趣小組數量:
6 個,列出項目(如合唱、民樂、管樂、交響樂、舞蹈、戲劇、戲曲、美術、書法等) 手工、舞蹈、合唱、糏塑、書法、豎笛 ;
藝術活動學生參與面(占學校學生總數比例): 30 %;
校園文化藝術環境基本情況: 在學校辦公室內外布置了學校辦學成果的照片、名人字畫和學生優秀書畫作品;在教學區裝飾了學生美術、書法習作;在活動區,建設了校園文化藝術長廊、展示學生糏塑作品。課間播放校園歌曲。
|
29
|
現有藝術教師缺乏引領,不知道如何將藝術類社團活動帶出成效,所以活動質量不高,藝術素養提高效果不明顯。
|
引進專家教師,增加藝術教師數量,培養有藝術專長的青年教師。
|
藝術教師
(20分)
|
在學校核定的編制總額內,按照國家課程方案規定的課時數和學校班級數配備藝術教師,滿足藝術教育基本需求,加強教師培訓,提高隊伍素質。
|
藝術教師總數: 9 人(含專職 5 人、兼職 4 人),其中:音樂 1 人、
美術 3 人、其他 0 人;
藝術教師生師比:專職1:174.2
算上兼職1:99.8 ;
藝術教師平均周課時: 14 課時/周;
藝術教師缺額數: 4 人;
本學年藝術教師參加縣級以上培訓人數:
5 人
|
15
|
小學和初中部共有3名音樂和2名美術專職教師,兼職多數為語數教師兼本班音樂美術課,課的質量得不到保證。
|
補足專職藝術教師
|
條件保障
(20分)
|
設置藝術專用教室和藝術活動室,并按照國家標準配備藝術課程教學和藝術活動器材。
|
藝術專用教室/活動室: 5 個,其中:音樂 2 個、美術 2 個、其他 1 (列出名稱 舞蹈房 );
藝術場館: 1 個,面積: 60 ㎡(列出名稱 名俗文化展廳 );
是否按照國家標準配備藝術課程教學和藝術活動器材: 是
|
20
|
|
|
特色發展
(10分)
|
發揮本校藝術教育資源優勢、依托本地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藝術資源,形成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特色。充分利用社會藝術教育資源,利用當地文化藝術場地資源開展藝術教學、實踐活動和校園文化建設,學校與社會藝術團體及社區建立合作關系。
|
列舉學校藝術教育特色發展成果:
1. 2018年揚中市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評比中美育改革案例《快樂的“指尖秀”面塑》獲一等獎,舞蹈《靜一靜》合唱《四季的問候》獲二等獎,繪畫《龍獅》獲三等獎。
2.在揚中市藝術進社區活動中,學校文藝演出節目精彩,獲得一致好評。
3.2018年,學校少年舞龍隊在揚中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上精彩展示。
4.澳洲學生來我校參觀糏塑社團。
|
6
|
學校因藝術教師短缺,雖已挖掘本地民間優秀傳統文化藝術資源,形成學!糏塑”“舞龍”教育發展特色,但目前特色不明顯,知名度不高。
|
開發“面塑”“舞龍”課程,利用當地資源開展教學、實踐活動和校園文化建設,與西來社區建立合作關系。
|
學生藝術
素質測評
(加分10分)
|
認真組織實施學生藝術素質測評
|
實施學生藝術素質測評的起始學年: 2013 ;
本學年學生藝術素質測評的覆蓋面(占學校學生總數比例): 100 %;
本學年學生藝術素質測評結果:
優秀 20 %、良好 70 %、合格10 %、不合格 0 %
|
10
|
|
|
自評結果
|
總分 108 ;等級 優秀
|